logo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先进风采 -> 正文

王小燕:教师最美的模样

时间:2025-04-22

王小燕,现任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多源数据建模,高维数据分析等领域研究。目前在Bioinformatics、《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30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9项,参编专著2部。

“不断追求前沿,才能找到新的突破点”

王小燕的科研之路始于高中时的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她眼里,这个职业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探索与创新的舞台。怀着这份信念,她一路从中南大学本科、硕士,到厦门大学博士,再到耶鲁大学博士后,始终朝着目标迈进。科研之路并非坦途,但她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这份坚持不仅让她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更塑造了她独特的研究风格。

这种“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在王小燕选择研究方向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她认为科学研究需要沉淀和积累,科研主线应稳定,研究方向应持续、连贯。十年来,她一直围绕“数据驱动的统计模型创新”这一领域在高维数据建模、多源数据建模等方面持续深耕。不同于纸上谈兵的研究,她坚持从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其关于金融风险预警和信用评估的成果多次受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最近几年,王小燕一直在人工智能下的统计建模领域追逐前沿,尽管人工智能不是她熟知的领域,但是跳出舒适圈、敢于挑战未知才能迎来更大的突破。在美国耶鲁大学访学期间,她与国际顶尖学者合作,深入探索高维数据的前沿统计方法,尝试将文本融合、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统计模型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维分类模型。她与国内外学者保持持续的合作和交流,每周线上参与学术研讨会,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技术进展。

“科研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她常说,“只有不断追求前沿,敢于质疑,才能找到新的突破点。”从高中时的教师梦想到如今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突破,王小燕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开放的姿态,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教育的本质是思维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王小燕认为,只有通过互动和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在课后,她经常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希望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学会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在王小燕主讲的《大数据挖掘》课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引入编程语言,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据分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初心,她还主讲了《统计案例实务》《统计预测与决策》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吸引了大量旁听的学生,经常座无虚席。

王小燕在指导学生参加科研竞赛

除了知识的传授,王小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她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在“市场调查大赛”“统计建模大赛”“统计案例”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共斩获13个国家级奖项和9个省级奖项。她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案例奖、湖南大学教学优秀奖、湖南大学“财经教育奖励基金”青年教师奖等荣誉。

“我的责任是用我的经验为你们铺路”

对于王小燕来说,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成长的陪伴。她传承了优良的师门精神,与学生亦师亦友相处,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感受,给予恰当的指导。在湖南大学任职近10年,每年的9月开学季,她都会给团队的新生开一次见面会,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重点和注意事项,一对一地指导他们做详细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每周她都会固定一天,与学生一对一地见面,解决他们在科研、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她的温柔与关爱总是体现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耐心解答学生学习科研中的疑问,还是课后与学生促膝长谈,她都会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每年的6月毕业季,看到所指导的学生都高质量毕业,拿到如意的工作或升学offer,她也由衷体会到了教师的自豪感。

目前,王小燕已独立指导5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他们在多个企事业单位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毕业后与她仍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学生眼中,她不仅是传道授业的传递者,是陪伴成长的引路人,更是道德价值观的引导者。18级硕士生袁腾回忆道:“读研期间,我曾多次向王老师请教职业规划与专业知识,这些交流是我研究生阶段最美好的回忆。”19级硕士生周思敏则说:“王老师在我心目中是十分完美的女性形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对待学术一丝不苟,对学生悉心指导,亲和可爱,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了我极大帮助,她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深深影响了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小燕在讲台上辛勤耕耘了十年,桃李满园,硕果累累。她总说:"学生的进步让我看到教育的价值,我的责任就是用我的经验帮学生搭好成长的台阶。"无论是作为一位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的园丁,还是作为一位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的探索者,王小燕一直脚踏实地,既用粉笔书写学生的未来,也用数据记录自己的追求。这份坚守与热忱,正是教师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