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智能化变革与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工作坊成功举行。本次工作坊由教育部国际金融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共同举办,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智慧树、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是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举行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在智能化变革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推进课程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课程建设者认真探讨与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次工作坊以智能化变革与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为主题,旨在吸取业界智慧,凝聚课程建设共识,建立产教融合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课程高质量建设。
教育部国际金融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执行负责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吴志明教授主持开幕式,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王修华教授致开幕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助理马勇主持工作坊的报告环节。围绕着智能化变革与产教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汇率与利率、人民银行参与全球治理、AI赋能课程建设等主题,湖南大学教授吴志明、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吴佐庭、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高级经理肖遗志、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李文政、智慧树资深产品经理莫瑶南先后作了专题报告。专家们提出了加强课情教情学情分析、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增强科技素质和政策理解力、养成国际视野、扩大阅读面、提升课程建设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AI深度赋能课程建设等建议。
教育部国际金融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杨胜刚教授做会议总结,他指出,在下一步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与业界交流、提升政策解读能力。
国际金融学课程简介
国际金融学课程建设始于1984年,经过三代人40年持续建设和接续奋斗,本课程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家首批线上一流课程共6项国家级荣誉;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国内100余所高校选用;拥有1个教育部首批国际金融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牵头),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课程建设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学创新成果被国内10所“双一流”高校应用,面向全国300余所高校推广分享百余次。
读研在金统
金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