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研讨会系列之分论坛三:银行业发展与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0-01-01

20191228日,由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承办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研讨会系列之分论坛三:银行业发展与供给侧改革于红楼226会议室进行,此次分论坛由我院彭建刚教授主持,共汇报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6篇高水平论文。

 

分论坛上半场由湖南大学的赵静助理教授基于“为什么监管越来越严格,银行的风险却越来越大?”这一疑惑展开了关于金融产品持股如何影响银行风险的研究,在系统梳理银行股权管理政策的基础上,从金融机构产品增持上市银行股份的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与银行股权管理政策变化相伴的银行系统风险。并且根据研究结果,得出金融产品投资上市银行时应该合理持股比例,加强银行股权管理、防范“股东乱象”行为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云鹤副教授从小微企业这一新颖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银行结构对小企业信贷成本的影响机制,考察其对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及成本的影响,进而发现区域银行业结构优化显著提升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可得性,并且通过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区域银行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提升银行业竞争、提高区域银行业信贷资金供给量实现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湖南大学的王连军博士后基于从2019820日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按新的形成机制报价这种转变出发,采取连续DID验证融资成本的变动,用DDD进行异质性检验,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市场化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强化了银行通过约束上市公司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而提出了应减少政府对银行信贷行为干预等政策建议。

 

分论坛下半场武汉大学刘岩教授利用银行层级分行业贷款结构以及银行经营地区受三去政策影响的双重异质性,构造三重差分模型,以此识别银行信贷供给的变动和供给侧政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政策实施后,处置组银行及行业贷款占比下降0.784%,政策效应带来了相对初始行业贷款占比5%的下降。文章涉及的数据覆盖全国各地及15年前后的银行分行业贷款数据,为国内首篇研究该内容的文章,创新性突出。

 

湖南大学明雷助理教授就2015-2018年某省县域层面的银行为研究样本,考虑存款保险制度差别化费率对我国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农信社改制,考察了两项金融改革措施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差别化费率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对于自身风险承担水平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来说,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从长期来看,农信社改制没有完全解决历史包袱,但是与差别化费率机制形成相互抵消的作用,最终还是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我国的存款保险差别化费率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与银行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呈负相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杨瑞桐博士从该论文在空间关联视角下探讨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影响,表明银行体系内在结构要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匹配;企业家精神在区域空间关联影响下,会放大对经济的正向影响作用,进一步优化融资和信用环境,降低新生企业交易成本有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

 

湖南大学丁浩洋博士从理论层面分析性了绿色信贷政策改变银行信贷行为,产生风险管理效应,收入成本效应和交叉销售效应,从而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机制。研究表明银行通过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提升期经营绩效,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和改善资产质量的风险管理实现这种积极影响,同时文章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具有异质性。

结合各位老师及同学精彩的展示,在论文评述环节,刘岩教授、何婧副教授等就论文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内容充实。